2017年12月13日,一部名为《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南京战役及暴行实录》的书籍,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与诸多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。
据《重庆日报》报道,这部出自重庆出版社的纪实性军事图书,突破了南京大屠杀史料大多来源于中国历史档案的桎梏,从另一角度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实际情况——这部著作,首次尝试使用“日军史料”、从日军角度揭露了那些鲜为人知的过往。
该报道还表示,这部书主要从侵华日军“第10军第6师团”的角度,以“日军战史志与部队作战史志”作为基础。
描写了他们亲身经历、亲眼目睹的南京战役实况,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我国抗战历史研究的空缺,为无数国人开辟了南京战役的“新视角”。
可以说,这部从日军视角出发的史料证据,彻底将日本对于南京战役历史的“篡改”与“美化”行为土崩瓦解。
要知道,时至今日,日本仍然有部分学者认为,“南京大屠杀不过是中国人伪造、杜撰,用于抨击日本的伪造历史”。
但好在,在岁月的流逝中,也有部分日本市民逐渐走出日本政府创造的“文化圈”,开始正视这一史实,呼吁被日本政府侵蚀思想的人们“清醒过来”。
2023年12月19日,据《人民网》报道:有多个日本市民团体自发举行了“南京战役”主题相关活动,将“真正的历史面貌”展现于日本年轻一代的面前。
有个名为“神户南京心连心会”的市民团体,更是早在1977年时,便开始多次组织访华行动,前往中国各地寻找日军侵华的历史遗迹。
他们表示,“不正视历史就将重犯历史错误,我们有责任将日本过去加害他国人民的历史真相告诉下一代。”
种种迹象无一不表明,日本人民似乎正在脱离政府“洗脑”,面临“觉醒”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侵华战争、参与南京战役的退役幸存老兵们开始发言,人们逐渐得知了越来越多的残酷真相。
“在这里前进的每一寸土地,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。”
“中国的扬子江曾在我们的攻击下,变成了真正的‘尸体之河’。”
“杀人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没有丝毫负担,因为早就成了家常便饭。”
“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悲剧。”
……
伴随着无数为真正历史正名的声音响彻日本,一位日本老兵也站了出来,讲述了在南京战役期间,鲜为人知的南京富太太们的遭遇。
一、美化历史、合法战争
早在1937年7月7日,“七七事变”爆发之时,日本便对如何应对当前战局、如何应对事变进行了相关讨论。
当时,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表示,尽管那时的日本正在满洲和苏军对峙,倘若在此时与中国开战,无疑将让日本陷入“两线作战”的危难处境。
但基于调查资料中“中国国情四分五裂、不成国体,局势动荡毫无还手之力”,以及“国民党堕落腐朽、官员腐败”,和“九一八事变”时并未得到我国激烈抵抗的佐证。
最终,他们制定了“一击论”的作战方针——贯彻日本陆军的传统精神与作战方式,速战速决。
后来,考虑到这样的入侵行为势必会遭到世界各国的抨击。
于是,为防止舆论愈演愈烈,日本陆军省曾专门出具相关文件,试图将这一行为合理化——他们否认向中国宣战的事实,企图将“华北事变”成为“符合国际法则规定的战争概念”。
据相关信息表述,该规定的指“两个及以上数量国家,使用武装力量产生冲突、或借助武装力量进入敌对状态”,其决定性因素为“交战意向”,意为敌对双方或一方已经认定接下来的两国形势为“战争”。
也就是说,只要否认这是一场“单方面的侵略”,日本就能堂而皇之地使用战争名义对我国实施侵略。
不过,尽管日本极力将这场侵略视为战争,并制作了大量研究表明。
但美国对其“八一三事变”中,轰炸国际都市上海的行为进行了猛烈批判,随即发表了“期望和平”的宣讲。
由于顾忌美国援引1935年制定的“中立法”,停止对日的战略物资贸易。
因此,日本政府更加确定了当前的战略方针——在不对华宣战的情况下进行侵略。
由此可见,“不宣而战”是造成南京大屠杀不可忽略的因素。
1937年5月,踏入我国杭州湾领土的日军决定利用包抄战略部署,动员大军、采用强硬态度,迫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屈服。
此时,国民政府自知无力抵抗,遂同领导人蒋介石一起寄希望于欧美国家、苏联援助。
但这些国家仅对日本行为进行了批判,并未做出实质性行动。
好在,急中生智的蒋介石致电时任苏联的斯大林,表示“世界格局即将变化,当以保卫南京扭转局势”,这才获得斯大林的支援回复。
只可惜,还未等到援兵前来,南京便不幸陷落。
后来,为日军能够“合法”实行烧杀抢掠的暴行,日军陆军省颁布了《关于适用国际法规》的文件,其中表示“由于中日两国尚未处于法定战争状态,因此可以不受陆战法规约束。但要避免使用‘俘虏’这样容易引起争议的词,且不可对中国人民进行逮捕监禁。”
因此,原本按照计划进入南京,将所有青壮年视为“败兵”、“便衣”,试图将其逮捕监禁的日军改变了作战方针,决定将其“彻底抓获歼灭”。
由此可见,日本陆军省下达的这一文件是南京大屠杀的直接导火索。
在二战结束、风波平息以后,世界各国开始对日本行为进行军事审判。
但这一行为遭到了日方“东京审判史观”的抗议。
倘若用一句话概括该审判史观,便是“成王败寇”。
也就是说,日方认为,“承认战争就是承认杀人”,因为战争必会有流血牺牲,而国际战争法中并未出现发动战争就是犯罪的法律。
因此,他们主张“无法律之处当无刑罚、审判”,致使所有定罪服刑战犯全部获释
二、老兵的屠杀回忆录
眼见日本逐渐涌现大量曾参与南京战役的日军们的回忆录、忏悔书等文章,有位日本老兵表示,自己想要亲口揭示一些历史的空白区域。
那便是曾经在南京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富太太们,究竟在战争中遭受了怎样的非人待遇。
他表示,当时,看着这些曾经骄傲得不可一世的女人们,被日军的铁蹄践踏至尘埃之中,对他们来说是一种“趣事”。
要知道,战争免不了流血牺牲,也免不了奸淫掳掠。
看着那些身着贴身旗袍、佩戴金银首饰,身姿妩媚动人的女人,常年行军打仗、毫无男女生活的日军们顿时兽性大发。
当时,日军将她们双手奉上、用以代替自身“孝敬日军”的财物丢弃一旁,无视女人们的哭喊与求饶,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他们进行侮辱。
此时,对于日军来说,美貌早已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事情,女人的身体也不过就是一种发泄欲望的工具。
他们想要从中渴求一些全新的挑战,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。
于是,为了这一目的,日军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方式折磨这些富家太太的精神——深知她们备受尊敬、锦衣玉食,且有着极高自尊意识的日军决定,“征服”这些女人们高傲的灵魂。
这位老兵表示,当时,自己所在的部队队长是一位心理极其阴暗的人,酷爱折磨衣着得体、看起来生活优渥的女人。
他会让抓获的女人与丈夫共处一室,在其丈夫的注视下恶意将用尖刀剥落女人的衣服,随后强迫其眼睁睁地看着妻子遭受凌辱。
这对于这些大家闺秀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。
只是,折磨才刚刚开始——在日军队长心满意足地结束自己的暴行以后,女人就会被虎视眈眈、一拥而上的士兵们包围,继续惨无人道的折磨。
直至所有人都结束了“享乐”,她便会看着亲人的生命在眼前消散,随后被日军带回部队营地中,成为“慰安妇”的一员。
结语:
从大家千金沦为乞丐,再到进入“人间地狱”。
这些豪门女人们经历的不只有身份的改变,更是精神方面的巨大摧残。
从当初锦罗绸缎、衣食无忧,整日只需考虑如何让自己的形象看起来更加风华绝代。
到如今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,整日只能强颜欢笑着委身日军,换取微薄的一线生机。
在那些个昏暗的房间中、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,她们不仅仅失去了自由与尊严,连生存的意志也逐渐被黑暗吞噬。
这些女人们的遭遇远不只是对于个人的残忍,更是对人性的摧残——她们被迫在丧失正义与良知的日军面前屈服,沉浸在绝望和恐惧的生活中,惶惶不得终日。
如此惨绝人寰的历史岁月、如此冷血残暴的恶劣行径,怎能被日本三言两语美化改写。
任何一段黑暗的历史都应当被真实地还原和呈现,曾经的施暴者也应该正视自己的罪行。
那些受害者们的在天之灵与我国人民,都还在等着他们衷心、诚恳地道歉!
参考资料:
河村隆之为何否认“铁证如山”的南京大屠杀——环球网军事
国际法上战争的概念 - 110法律咨询网
两90后六年完成32万字书稿,用日军史料揭露日军侵华暴行_直击现场_澎湃新闻
“不正视历史就将重犯历史错误”(国际视点)--日本频道--人民网